省科协项目简报第32期:武定县万德镇2023年畜牧业养殖技能培训班在自乌村村委会举行
沈国周
本站消息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实现乡村宜居,产业兴旺。2023年10月24日,由万德镇人民政府和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畜牧业养殖技能培训班”在万德镇自乌村村委会举行。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杜发春教授、动物医学院杨建发教授出席指导此次养殖技能培训活动。自乌村及附近的村民和农村干部共90余人参加培训。万德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杨建荣主持开班仪式。万德镇副镇长李彦兴,云南农业大学杜发春教授、武定县万德镇自乌村书记、主任朱仕琪女士分别发言。
李彦兴副镇长在开班仪式上讲话,他首先表达了对云南农业大学教授远道而来开展畜牧业养殖技能培训班的感谢。万德镇海拔 2,058.00 米,年平均气温 15.00 ℃,年降水量 850.00 毫米,适合种植水稻、玉米等农作物。农民主要以从事种植、养殖业为主,农民人均收入低。近年来为了提高村民收入,实现乡村振兴的目标,积极发展畜牧养殖产业,但是养殖业发展缺乏专业技术的扶持。此次,云南农业大学与武定县万德镇开展合作,两位教授不远千里前来指导畜牧业养殖培训班,希望村民们积极配合、认真学习好专业养殖技术。万德镇农业农村服务中心主任杨建荣表示,各村民小组的学员要注意课堂纪律、认真听讲,向两位教授踏实学习,要勤学好问、发展好我们万德镇的畜牧养殖产业。
培训课上,授课教师杨建发教授从国内外牛羊养殖业发展的差距、肉牛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养殖圈舍及饲养管理等多个方面,为现场学员提供生动形象的课堂讲解,首先介绍了我国肉牛肉羊及其科学养殖的情况,从国内外养殖在牛羊存栏量、养殖效率与规模等方面的差距阐述我国目前牛羊科学养殖方面存在的不足。杨教授指出,随着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万德镇要遵循武定县出台的“牛七条”扶持政策,奋力推进全县肉牛产业发展。杨教授详细讲解了肉牛养殖与环境的关系,分析了目前自乌村牛羊养殖的优势与劣势,要解决好和发展好养殖业和其他产业的关系,通过种草料、包谷包粉糠发酵、豆杆、便宜板栗喂羊等方式,完善自乌村种植业、养殖业之间的互补关系,促进农民增收致富。他指出,肉牛产业的发展关键是以牛为本和因地制宜,改善圈舍的设计让圈舍通风透气、干净卫生,同时调整好饲养管理的模式,调整好饲喂次数和时间阶段性调整,如4次时间为3点、10点、15点和21点(间隔5—7小时)通过科学的饲养管理模式促进肉牛养殖产业的发展。
杨教授注重现场实践教学,他深入养殖户家中针对养殖户在畜牧业养殖中遇到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对养殖户用秸秆铺设圈舍给牛舒适保暖的方式表达了认可,同时也对圈舍的卫生、通风条件提出相应的整改意见。杨教授认为可以借鉴以色列奶牛养殖经验,因地制宜发展肉牛养殖:一是可以通过脚环计步器判断牛的健康情况;二是可以通过青储小麦等方式丰富饲料原料来源;三是要让圈舍舒适,建设屋顶高、四周通透的肉牛圈舍。杨教授为患病牛羊进行诊断,针对学员家中牛厌食、腹泻等问题给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此外,杨教授带领学员收集了猪、牛、羊等动物的粪便作为实验材料,运用显微镜等先进的技术设备与学员共同在课堂上进行科学实验,分析动物是否患病等问题。杨教授的现场实践教学让学员们直观体验到科学技术对于畜牧业养殖的重要性,同时对学员们在肉牛养殖过程中的圈舍设计、饲养管理等养殖方式的观念转变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学员们表示此次养殖技能培训班的举办,让他们意识到了科学养殖的重要性,今后将更加注重饲料原料的加工和筛选、注意圈舍卫生条件的改善。此外,学员们希望今后有更多的专家来开展现场实践教学,给他们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养殖技术上的指导。此次养殖技能培训班的成功举办,不仅体现了政府、教育与科技多部门之间为实现乡村振兴的通力合作,还体现了云南农业大学师生扎根“三农”、服务“三农”的教育理念。
(作者沈国周,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23级农业管理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