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生村科技小院:深耕乡土,续写乡愁
2015年1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大理市湾桥镇古生村考察时,曾在村民李德昌家说:“这里环境整洁,又保持着古朴形态,这样的庭院比西式洋房好,记得住乡愁。”如今的古生村,小桥流水,古树繁花,村民对家乡、对洱海的拳拳热爱之情,让“乡愁”成为了最柔软、最深情的名片。
历史上,古生人善于架桥修渠疏浚河流,让苍山积雪的融水在收放间用于灌溉防洪,千百年来,水之所到,沃野百里。接纳万物,相安同生,在漫长的岁月中省识自然的法则,农耕传统延续千年,科学精神一脉相承,在这样的沃壤之上,2021年10月,青瓦白墙的“科技小院”在洱海之畔落土生根,2022年2月14日正式揭牌。
走进科技小院,门口的对联引人注目:院士谋策农桑兴技艺,学人试锄邑里变科场。“院士”是中国农业大学的教授张福锁,“学人”是一群致力于保护洱海、推动乡村振兴的青年学子,他们肩负着培养农业高层次人才,服务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每一种空间和时间的变换都是流水踏歌、步履千年的长行,从北京到大理,从学术殿堂到阡陌田畴,他们致力于为农民提供零距离、零时差、零门槛、零费用的科技志愿服务。小院安静,偶尔有三两年轻人进出,大多数人都去“自找苦吃”了。
在科技小院,常年驻扎着一百多位来自环境科学、植物营养、园艺学等十三个专业的学生,他们吃住都在村里,走村入户、下地干活、检测水质是家常便饭。在一次次“不期而至”的入户背后,是400多份有效调研问卷,而问卷背后,是围绕膳食结构、垃圾污水处理情况、种植养殖等建立的古生片区面源污染防控基础数据库。
科技小院最特殊的是院子,没有规整的照壁和开阔的场院,有限的绿植像是一种对环境微小的启发,它会短暂地牵引你看向大理石画和木雕,告诉你,我们在大理。身后无际的稻田是熔淌的流金,眼前净澈的洱海是万古的流光,所以,这应该是我们所见过的最阔大的院子,它的院墙是苍山,院子是粮田。从苍山脚下一直延伸到洱海之滨,土地被划出方正的田块,几乎每个田块都有自己的身份标识,记录着作物品种、施肥类型和绿色生产技术要点。在稻田的映衬下,天空至蓝,每一位专家、学子、农人的每一次仰望都是一只半握的手,在天空中叩击出清越的回响。
不久前,科技小院试推的水稻绿色生态种植模式获得成功,水稻亩产达808公斤,比常规种植增产30%左右,减少农残径流排放50%以上,洱海流域农作物“绿色不高值,高值不绿色”的难题有望得到破解。或者,在去阳溪洱海入湖口看看,溪水所到,濯洗河道、浸润土壤、百川汇流。一滴水无法用它的眼光审视山海,但它是山海面颊上细微的表情。
几年来,为了搞清楚污染源,每有暴雨,即便是凌晨,科技小院的师生们也要第一时间冲到监测点采集水样,三千多份样品,两万多份水样分析,“表情”不再微不足道,而足以勾勒大地的经脉和骨骼,“六纵七横”的农业面源污染排放动态监测网络涵盖从苍山清水源头,经农田和村庄,到洱海入湖的各类污染迁移路径,为“守护一湖清波,富裕一方百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古生村科技小院致力于创建洱海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协同“样板”,已经成为洱海保护的一个重要载体和生动缩影。
2022年冬天,一盘普通又特殊的清炒油菜薹被端到了科技小院的饭桌上,清甜的菜薹正是承载着农田减肥、增产绿色目标的“科技成果”。他们探索“稻后油菜薹”绿色高值种植模式,一年种一季水稻、三四茬油菜薹,预计每亩收入2万元以上,古生村的“大田实验室”真正成为了农业科技成果的孵化器。今年五四青年节,古生村科技小院读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同学们的回信,师生们在欢欣之余,也感受到肩头沉甸甸的责任,志存高远,脚踏实地,以奋斗姿态激扬青春,把论文写在田野大地上。
不久前,科技小院的师生们收到了一张婚礼请柬,他们在古生村参加了一场传统的白族婚礼,当七夕灯点燃,唢呐声响起,师生们回忆起两年来的点点滴滴,从人生地不熟到逐渐融入古生村的生活,尤其是看到新人家里新盖的楼房,感受着村民们越来越好的日子,彼此内心深处关于“乡愁”的认知正在慢慢重合。
春风至,万物生,如果地域和时代是人的双重故乡,那么就在此时,就在大理,就在洱海边的古生村科技小院,以科技赋能洱海保护,深耕乡土,续写乡愁。(来源:大理日报;大理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