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一必修课|张福锁:在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中创新成才
以下文章来源于中国研究生 ,作者中国研究生
2023年 5 月 1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的学生回信,说到了我们的心坎里,我们就是扎根一线为农民做实事、解民生,就是在解决农业发展问题中做科研、治学问,就是在课堂学习和乡村实践相结合的过程中,来培养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习近平总书记的充分肯定和殷殷嘱托,让我们激动万分、备受鼓舞,更感到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到目前为止,科技小院已经走过了 15 个年头,这个过程中我们团队的老师和同学们付出了大量心血,克服了种种困难,不断地摸索前行,最终坚持把它做成了老百姓喜爱、企业欢迎、政府关注和习近平总书记赞赏的“小院”。这里,分享我自己的成长经历和科技小院的发展故事,希望对同学们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所借鉴。
“不能只让自己吃饱,也要让大家都吃饱”我出生在陕西凤翔的一个小村庄,那时候的乡村就像作家路遥笔下描述的那样“像牛一样劳动,像土地一样奉献”,老百姓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搞吃的”,但吃不饱是经常的事。走出去,吃饱饭,就成了我儿时最大的梦想。因为家庭成分高,上学是我们兄妹 5 人唯一的出路,作为赤脚医生的父亲就格外重视我们的学习,“学堂上不了,但不能放弃学习”。从《赤脚医生手册》到《红旗》杂志,所有能看的书都看了不止一遍,从那时起就培养了我读书的爱好。很幸运,我们赶上了 1977年恢复高考的机会,我和哥哥一同参加高考,我考上了西北农学院(现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我哥哥考上了陕西师范大学,这也是全家人一起努力换来的。从凤翔到西北农学院所在的杨陵要穿过“八百里秦川”的西段大部,那时候交通不便,辗转几种交通工具才到了校园,这是我第一次出远门。求学心切,并没有关注一路上这片农业富庶之地。学校的图书馆是我“光顾”最多的地方,我曾立志要把图书馆里的书全看一遍,涉猎哲学、小说、地理、人物等等,但唯独一本书让我在大学期间读了十几遍⸺《居里夫人传》,她对科学的执着热爱和奉献精神,让我敬佩不已。讲到科学,我想给大家分享影响我学术生涯的一堂课。这是一堂平淡无奇的农业化学课,老师讲的内容是“人粪尿”。他讲道:“想必大家都见过,在家种地的时候很常见,万物生长需要养分,它可以为作物提供各种营养,人要吃饱就得靠它让作物长好(20 世纪 80 年代国内化肥很少,农业生产基本靠粪尿等有机肥来补充营养)。”老师还讲述了里面的营养怎么转化移动让作物吸收,让作物多打粮食。原来人粪尿里面还有这么多的科学道理。这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这时,想起了儿时吃不饱的场景,默默许下“不能只让自己吃饱,也要让大家都吃饱”的愿望,这也成了我选择的专业方向。1982 年大学毕业后,我成功考上了北京农业大学(现为中国农业大学)的研究生,继续我的专业方向,拜在闫光弟老师门下,做腐殖酸类物质提高磷肥利用率的研究。来到北京农大最大的感受就是作为有着 80 多年建校历史的农业高等院校,这里对承载国家命脉和支撑农业发展的责任和担当,研究的全是科学前沿开创性的工作,真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给国家做最大的贡献。机会很快就来了。1985 年硕士毕业的时候,听说德国霍恩海姆大学来面试,招收学生出国深造,这引起了我的兴趣,我参加了面试并顺利通过。后来才知道,面试官正是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赫斯特 · 马施奈尔教授。这位教授的一个故事,让人听后不由得对他充满无限的崇敬。据说有一天在研究所,一位刚入学的学生在看马施奈尔教授编著的一本书,这位学生不曾见过他,他不由得过来跟学生聊了几句书里的内容,这位学生还给他分享里面很多知识,包括一些有争议的内容,师生之间还进行了激烈的探讨,马施奈尔教授耐心地倾听并为之解惑。等教授离开之后,坐在旁边的另一位同学走过来小声地说:“你不知道他是谁吗?他就是这本书的编著人、研究所的首席科学家马施奈尔教授。”这样一位保持虚心和耐心的教授怎能不让人充满憧憬。1986 年我赴德国留学师从马施奈尔教授,来到他的实验室。看到德国优越的条件,以及实验室做科研的氛围,当时就想,这辈子也要像导师实验室一样,能够做科研、出文章、育人才、做最大贡献,把德国最先进的东西搬到中国去,把我们自己的实验室建设成为具有国际水平的人才培养平台。很幸运,当时的种种构想现在在我们团队的工作中都实现了。
张福锁院士在云南大理古生村科技小院查看水稻长势
“我在你这个年龄都已经下曲周了”一心想着为国家做贡献的我学成回国,留任北京农业大学教师,主攻植物营养专业。在当时,农业生产中化肥是“稀罕物”,粮食产量低,土壤贫瘠,所以要想办法从土壤里去挖掘养分来生产粮食,或是用一点肥料,希望它的肥料效率更高。针对这个问题,我们研究根际营养过程,揭示根际过程调控机理;到了 20 世纪 90 年代末,化肥的用量快速增长,但肥料效率降低,我们创新了根层养分管理理论和施肥技术,找到粮食增产和环保协同的新途径。在这后面的 20 年里,我们团队根据生产调研的问题,一头扎进实验室,创造了很多专业上经典的成果,先后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荣誉。2004 年春节前,时任学校资源与环境学院院长的我去看望老一辈的石元春院士。石院士说:“我在你这个年龄都已经下曲周了。”他的一句话让我决定扎到生产一线去。1973 年,国务院授命石元春院士和辛德惠院士去曲周开展“改土治碱”攻坚,花了 20 年时间,顺利完成了黄淮海科技大会战,实现了华北地区粮食大丰收,扭转了南粮北运的局面,完成了农业“两弹一星”的科技壮举。2004 年春节后,我决定带团队在曲周开展生产研究,曲周县也无偿给我们提供了 300 亩试验田,于是我们在曲周布置了 20 多个关系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试验,建立高产高效研究基地。几年下来,增产增效的成果非常显著。但是突然间发现的一个问题,让我产生了更多想法。临近小麦收获,我们试验田的小麦长势喜人,亩产 900 斤,但是与试验田一墙之隔的农户地里,小麦倒伏严重,亩产只有 600 斤,差距为什么这么大?后面连续几天,吃饭睡觉时我一直在考虑这个问题。直到有一天,我和李晓林带着学生去田地里面调研,早上在实验站吃过饭,来到地里发现没人,学生的第一感觉是:老百姓怎么这么晚了还不下地,怪不得小麦长不好。李晓林说去村里看一下,询问后才知道,天一亮老百姓都去地里劳作,等太阳出来太热就回家了。与老百姓的谈话中,发现农民对技术的认识和应用出现了问题,好的技术用不到农民的地里去。那怎么办?我们在试验田的技术竟然用不到周围的老百姓地里,那种着急的心情可想而知。回来讨论一番,决定住到村里去,也避免跟老百姓的工作时间有错位,跟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劳动,但又面临更大的难题,谁来住在农村?一腔热血的我回到学校,在学院教职工大会上,以院长的身份动员学院年轻老师主动承担这项任务,我得到的反馈不容乐观。这时候,我就打起了李晓林的主意。李晓林是我的师兄,我们一起从德国留学回来,一起搭档了几十年,他果断地提出自己住下去,带着两位专业硕士研究生率先住进了村里闲置的农家小院。后来听他讲,这个院子是喝酒过敏的他喝了一杯酒跟乡镇上换来的。有了李老师的带头垂范,陆续有了更多的老师和同学扎进了村里,这一年是 2009 年。村里面听说来了农大的教授和研究生,都不由得去请教问题。有早上天不亮就敲门让看看苗子长了什么虫、得了什么病,还有带着孩子来请教作业问题的,还有家里电视坏了让老师和学生去修等等。老百姓觉得你是大学生,你就是万能的。就这样,老师和同学们白天去农民地里做指导,在农民地里开展技术试验,晚上还给农民讲解生产技术知识,整个小院子活跃了起来。有老百姓讲,你们是把科技带进了农家院子,你们这就是科技小院呀,这就是科技小院名字的由来。当时有谁会想到,我们单纯只是想给老百姓解决点生产实际问题,如今不断发展创新,成为全国推广的国家行动。
年轻人要“自找苦吃”科技小院一路走来,我们做得最成功的还是人才培养,最宝贵的是从科技小院走出来的一批一批的青年研究生。我经常对大家讲,作为研究生的你们处在这个年龄段,没有家庭生活负担,没有社会生存的逼迫,完全是树立社会价值观、做最大贡献的时间段,这段时间的培养对你们的成长和未来实现你们的人生价值至关重要。为了给研究生提供更好的条件,我们团队的老师们创新了很多培养方式,比如“学前实践 + 校园学习 + 生产再实践”等等,这些内容其实是在不断的探索中发展起来的。后来,我们发现,同学们自己的创新能力很强,很多都是研究生们创造的经验。下面我分享几个学生的故事。2010 年入学的一位研究生叫黄志坚,对实验站不能天天洗澡叫嚣不满,李晓林实在拿他没办法,在实验站旁边的村里给了他一个院子,让他自己建立了王庄科技小院。因为生活孤单,自己养了一条小狗,就这样“一人一狗一小院”,开启了他的科技服务工作。他一个人要做技术创新、试验示范,要随时解决村民田地里的生产问题,还要带领村民一起学习先进生产技术,最终提高了粮食产量,实现了农民增收,在村支书选举大会上,他竟以高票当选村支部书记,这是对他的最高赞赏。这是他在小院成长的故事。还有三位女同学,主动请缨要自己建立科技小院,老师们还是拿不准女同学下小院是否合适,毕竟都是家长手心的宝,如何忍心让她们住在小院吃苦。后来她们三位毅然到了一个村,在村里的妇女主任家里一起创建了“三八科技小院”,这个小院一下子成了当地的明星小院。因为农闲时间,女同学会教村里大姐们跳舞、做手工、搞文艺活动,村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有一次,我带国外的专家教授到这个科技小院,看到村里妇女的生活状态,要我们做一个happiness index(幸福指数)调研,他简单列了几项指标,我们发现有科技小院的村里妇女的幸福指数与没有小院的村相比要高出好几倍。后来,有专家教授问我,科技小院的学生花了很多时间开展技术服务,他们文章成果怎么出,会不会耽误他们的科研训练。我说,这个担忧是没有必要的。科技小院的学生都配有学校的课题指导老师,还有在地方的校外指导老师,两位老师在科研和生活上都会提供帮助。科技小院的学生都不用担心选题,因为生产中的问题都是很好的课题,把问题找出来,把原因探索出来,用专业知识去优化技术,让农民的田地得到实际的成效,这就是最好的科研训练。有一位女同学,一段时间自己住在山东乐陵科技小院的枣园,因为晚上怕黑,只能自己关紧门写文章,她非常注重生产问题的收集和农户调研,把生产调研和技术效果数据整理发表了 5 篇中文文章;在广西金穗科技小院的两位同学,每人发表了 10 篇中文文章、撰写了 1 本专著,因为在种植企业,面临的生产问题更多更系统,成果就更有价值;入驻科技小院的第一届学生曹国鑫,在团队共同努力下,把科技小院的科研工作成果发表到了国际顶尖期刊《自然》杂志上。像这样的例子非常多,他们的成果甚至比在高校的老师都要多。农村苦,这个是必然的,但是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我没听到任何一位同学跟我抱怨自己多苦多累,跟我汇报的多是自己给农田解决了什么问题,农户请他吃了几次饭,这让他们“得意忘形”。习近平总书记说,同学们是“自找苦吃”,正是这种吃苦的锻炼让他们保持这种“精气神”,时刻准备着在农业农村这片广阔舞台上施展才能,这正是科技小院带给同学们最大的收获。人的一生要经历三个阶段:30 岁之前,是求学积累经验阶段;30 岁到 60 岁,是在岗位做贡献阶段;60 岁到 90 岁,是总结经验启迪后代阶段。我可以再干至少 30 年。在青年的阶段里面,你们该怎么规划自己的目标呢,留给大家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