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委办公厅关于学习互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10种“实践模式”,形成比学赶超局面,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于2022年5月11日和6月2日两次举办“学习互鉴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研讨会”。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孙海清教授出席研讨会并讲话,来自社会服务中心、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经济管理学院、国际学院等部门负责人和师生50人参加。
研讨会邀请秦莹教授、许玉贵教授、杜发春教授、路遥副教授、杨金江副教授、金磊讲师、高跃婷博士、邹影博士、张怡帆博士做“乡村振兴实践案例”专题讲座。现将两次研讨的主要内容刊发如下。
孙海清(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院长、教授):举办这样的研讨会是一种创新的模式,学校专家从州、县、乡(村)三个维度不仅对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进行探讨和分析,而且锻炼了年轻教师博士。这10种实践模式中都关注产业的发展,从历史发展的角度看,第一产业主要注重农产品产量的问题保证基本的粮食安全问题;二产到工业化程度,产业更加注重速度、效率、技术以及质量;到三产业发展,更加注意现在的数字经济、文旅产业的融合发展。我们要系统地看待问题,不仅要脚踏实地,也要学会仰望星空,既能做出实际也要有前瞻性的视角去看待问题,更加注重规律性地研讨。在下一步研究过程中,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在结对帮扶姚安等县的基础上,跟踪研究这10种“实践模式”,加强对典型案例多层次多维度的研究,结合学校的学科优势用云农人的视角把我们的模式总结出来,提出更加规律性、典型性、引导性、示范性和亮点突出的乡村振兴模式。
秦莹(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做了“穿针引线‘织’富路——楚雄州大姚县彝绣产业促振兴实践模式”的专题讲座。楚雄彝族自治州大姚县曾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和云南省滇西边境片区县,于2019 年脱贫摘帽。在改善物质基础、提升群众精神生活的同时,深度挖掘民族文化资源潜力,坚持“四手”发力,即用好有为政府之手,强化“引导+扶持”,让手艺变产业;舞动千万绣娘之手,推行“技师+学徒”,让走针变事业;依托有效市场之手,构建“渠道+网络”,让绣品变产品;擦亮特色文化之手,推动“传承+活化”,让古朴变时尚。将彝绣“指尖技艺”转化为“指尖经济”,以产业振兴、文化振兴助力乡村振兴。
许玉贵(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做了“小小花椒树 致富大产业——昭通市鲁甸县发展壮大花椒产业实践模式”的专题讲座。2015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亲临鲁甸地震灾区看望慰问受灾群众,指出“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鲁甸县干部群众深受鼓舞,奋力推动花椒产业高质量发展,持续把“小小花椒树”做大做强,使鲁甸青花椒进入全国人民视野。做产业要有信心有决心有耐心,坚信一方水土可以养活一方人,找准方向确定目标扎扎实实干下去。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品”,品种是基础、品质是关键、品牌是手段 ;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链”,实施全产业链发展,推进价值链提升,完善供应链管理;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组”,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着力扶持经营组织建设、有效推进产业组织建设;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化”,生产条件设施化、生产方式绿色化、生产管理绿色化;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技”,加快技术创新、加强技术推广、加大技术培训;产业发展必须狠抓“三才”,技术人才是干才、管理人才是将才、营销人才是奇才。
杜发春(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做了“盘活‘三块地’ 念好‘三字经’——怒江州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实践模式”的专题讲座。脱贫攻坚期间,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共实施了10万人易地扶贫搬迁,占全州农村人口四分之一、贫困群众三分之一。怒江州易地搬迁在安置方式上采取“进城”推进城镇化,即针对怒江高山峡谷的地质地貌特征,采取“以县城安置为主,中心集镇安置为辅,鼓励边境一线安置”方式。易地扶贫搬迁对脱贫攻坚发挥了重要作用:一是有效解决了“三不愁、两保障”,二是有效解决搬迁群众就业增收,三是激发搬迁群众的内生动力,四是恢复迁出区生态环境,五是稳固边防树立国门形象。为做好易地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怒江州盘活“三块地”、念好“三字经”,即盘活“三块地”(宅基地、承包地、山林地),有效释放农村土地资源潜力,令穷山变金山;念好“三字经”(安居经、就业经、治理经),精准推进后续扶持工作,让移民在城里安新家;讲好新故事,幸福感党恩,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常态化,激励搬迁群众建设好家乡、守护好边疆。
金磊(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讲师)做了“幸福佤村更幸福——保山市腾冲市司莫拉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实践模式”的专题讲座。腾冲市清水乡中寨司莫拉佤族村是一个有500多年的佤族聚居村寨,是国家4A级景区、中国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全国第二批乡村旅游重点村。2020年1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首站来到清水中寨司莫拉佤族村,寄语佤族村“让幸福的地方更加幸福”的殷殷嘱托,中寨成为“幸福的地方”。司莫拉佤乡乡村振兴规划的总体布局为“一环三片,六村六品”布局,“一环”是指打造美丽公路示范环线,串联清水全乡各功能区块,作为清水乡全乡域乡村振兴统领环线;“三片”是着力发展三大片区,即古寨乡旅示范片、农旅融合发展片、现代农业培育片;“六品”是指依托不同乡村特色,打造古寨乡旅(良盈)、佤乡风情(三家)、民宿示范(荆陈)、温泉休闲(大寨)、现代农业(驼峰)、农旅休闲(清水)等六大农文旅融合的产业业态。两年来,腾冲市着力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区,以文聚心“讲团结”,让幸福更有活力;以文富民“兴产业”,让幸福更有底气;以文美景“促宜居”,让幸福更有品质;以文化人“淳民风”,让幸福更有内涵。将司莫拉成功创建为国家4A级景区,先后被评为中国美丽休闲乡村、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村,司莫拉幸福佤乡建设入选2021年云南省乡村文化振兴示范项目。当然,司莫拉佤乡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也存在着一些短板,包括用地空间局促、产业联动不足、文化挖掘较弱、集体经济薄弱、政府主导为主、农民参与不强等问题,在下一步的实践过程中还需要着力解决这些问题,更好的助力乡村振兴,稳稳托起佤族“幸福梦”。
路遥(云南农业大学国际学院副院长、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做了“把民族团结好‘风景’变成‘前景’——迪庆州维西县塔城镇发展高端民宿推动乡村旅游实践模式”的专题讲座。塔城镇是一个多民族聚居、多元文化交融的乡镇。近年来,塔城镇通过做优高端精品民宿、做好乡间生态美味、做美山水风光、做活民族传统文化和做实民族团结进步等方式大力发展乡村旅游,成为助推各族群众致富的主引擎。她总结到在促进乡村旅游更上一个台阶,应该做到“一进、两化、三对标”:一进是进一步夯实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指导性;两化是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数智化和生物多样性资源的资本化;三对标是旅游服务对标国际先进水平、文化传承对标世界非遗要求、产业发展对标行业认证体系。
杨金江(云南农村干部培训基地教务长、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副教授)做了“身在最边疆,心向党中央——西双版纳勐海县打洛村建设边境乡村振兴示范村实践模式与其他案例比较”的专题报告。乡村振兴发展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过程中要把组织化、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信息化、智能化、机械化作为农业现代化发展的路径。乡村振兴的总方针是农业农村发展,实际上就是坚持干部配备优先、要素配置优先、资金投放优先和公共服务优先。
高跃婷(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做了“产业振兴浇灌振兴沃土—曲靖市会泽县发展特色产业助力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专题报告。会泽县曾为国家扶贫工作重点开发县,现为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会泽县在乡村振兴过程中会泽县因势利导发展乡村特色富民产业,打造五大优势产业集群,包括优质粮食、山地牧业、绿色蔬菜、特色林果、冷水渔业等,通过产业布局规模化、生产体系现代化、特色产品品牌化、利益联结紧密化等方式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汇聚了活水源泉。结合该案例,她认为各地发展产业振兴要注意政策措施稳步衔接、资金保障坚强有力、产业帮扶因地制宜、扶志扶智持续推进。
邹影(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做了“把群众组织起来迎接山外客——临沧市凤庆县二道河村发展乡村旅游促进共同富裕实践模式”的专题报告。乡村生态旅游是文化旅游、观光农业、农家乐、民俗体验、农业旅游、生态旅游等不同层次旅游产品在乡村这一特定地域的有机整合。二道河村旅游资源丰富,区位优势明显,村党支部引领群众组建自然村乡村振兴理事会,把全村47户农民组织起来,立足资源优势发展乡村旅游,形成了典型的“政府+企业+农户”的乡村生态旅游模式,走出了一条“农企一体、村企共管”的旅游发展道路。在发展乡村旅游过程中,地方应做要坚持党的引领,要好一个规划,保证了乡村旅游发展的可持续性;要引进实体,形成横向互补合作机制;要打造自己的第一产业产品,实现“产、景”相容和农业产业多元化发展;要凸显“生态”亮点,集乡村生态农旅、文旅和食旅模式于一体,助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一条道路。
张怡帆(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博士)做了“‘小锤’ 敲出振兴路——大理州鹤庆县新华村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实践模式”的专题报告。位于大理、丽江两大历史文化名城的鹤庆县新华村在实践乡村振兴之路上,坚持党建引领,以加强村民组织建设为突破口;秉承创新发展,精心打造银器产业民族手工艺特色产业集群;注重人才支撑,把培育乡土人才作为推动传统手工艺创新发展的关键,千方百计做好人才兴业的准备;加强融合发展,深入挖掘民族文化精华,赋予银器新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遵循治理有效,全面推动村庄“颜值”和“气质”双提升。
研讨会上,朱仁俊教授、起建凌教授、李永前教授、普雁翔副教授等与会专家对专题讲座进行了评论,认为10个乡村振兴的实践模式对未来探索乡村振兴发展道路有很好的启示,他们从“互联网+”、品牌建设、营销能力、产业链发展、三产融合的角度提出了建议。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振兴模式,未来应把研究着力点放在产业兴、农村美、农民富的角度上来,激发乡村振兴发展的内生动力。专家们还认为,要对云南农业大学重点帮扶县多年来的实践案例进行经验凝练,发挥学校的多学科优势,提出云农特色的乡村振兴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