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更好地服务云南乡村振兴战略,搭建母校与校友企业之间合作的桥梁,云南农业大学于2022年6月8日下午在耕读楼301会议室举办“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座谈会。李永和校长、孙海清副校长、徐昆龙副校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由孙海清副校长主持。来自教务处、科技处、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动物科学技术学院、园林园艺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外语学院、新农村发展研究院、社会服务中心、校友会办公室等12个学院和部门负责人参会。

座谈会邀请周昆、刘亚瑾、梁闳、胡幼棠、查应洪、张江尚、白明繁等10位校友企业家及其他企业家回校共商乡村振兴、农业现代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事宜。座谈主要内容如下:

李永和(云南农业大学校长、教授):为汇聚省内各高校力量,发挥各自学科专业优势,完成全面支撑和更好服务云南乡村振兴重大政治任务,在省教育厅、省农业农村厅、省乡村振兴局的指导支持下,云南农业大学联合省内16所高校和2家科技创新型企业,共同发起成立了“云南省高校服务乡村振兴战略联盟”,今年5月13日下午在农大校友会堂举行了联盟启动大会。农大作为筹建这个联盟的发起单位之一,在完成全面支撑和更好服务云南乡村振兴的重大政治任务中要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当前是国家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衔接的关键阶段,农大要充分发挥学科优势和专业特色,与各地区、各行业的校友企业加强联系合作,共同为学校建设发展和我省乡村振兴与农业现代化发展作贡献,实现发展稳得住、人民富得起来、乡村可持续发展的显著成效。

孙海清(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成立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是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部署及云南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意义十分重大。研究院是2021年6月16日获批成立,7月16日下午举行揭牌仪式。研究院依托农大22个学院和100多个平台,做了大量的前期工作和面上工作,以农大为主体,联合多方力量建立六大研究中心,成立战略咨询、决策咨询、基层专家咨询三个层级的委员会,为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及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决策咨询、科技支撑、人才培养及社会服务。目前,研究院已被国家乡村振兴局纳入智库,在省级相关厅局的支持下正在制定一些相应的工作标准,下一步要考虑结合学校教学、科研、社会服务、校友会等方面的工作实际,成立校友企业家服务部,与校友企业合作共同把乡村振兴各项任务做细做实。后疫情时代,国际形势发生了剧烈变化,国际市场、国内市场、农业结构,以及云南这块热土都会发生很大的变化。云南的农业发展前景是很好的,有新机遇也有新挑战,一些非农企业相继到云南来搞农业,是很有意思的现象也是值得我们研究探索的地方,下一步我们要思考学校和企业这两个互补的主体如何深度合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添砖加瓦。

徐昆龙(云南农业大学副校长、教授):学校和校友企业之间要寻求双向深度合作,各个学院都有可以开展深度校企合作的内容。我们要考虑学校如何为校友服务,如何在乡村振兴中留住人才,如何带动产业发展和乡村可持续发展等问题。有了工作思路之后,学校要有一个部门来牵头,统筹协调,在依法依规的前提下多为校友服务,多为乡村振兴做实事。

周昆(云南农业大学89级农经专业校友、海城控股集团董事长、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联合会会长):目前海城控股集团的业务主要是三大板块:一是建设开发板块“海城建开”,下设有开发公司、建设公司、创新建设集团和物业管理公司;二是景兰文旅板块,主要涉及景点、景区、酒店及夜市相关业务;三是境外园区板块,如磨丁经济园区相关业务。这三个板块中,景兰文旅板块业务我们做得小有名气,主要是告庄西双景项目获得了较大关注,各地来寻求合作的项目机构也比较多。经过我们的考察,省内大多数地方的乡村振兴项目普遍缺乏特色,没有结合实际情况找准发展思路,很多项目都在向文旅平台靠拢,但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适合做文旅,像孟定镇就应该正经搞农业,把农业放在前走“特色农业+旅游”的发展模式。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乡村、企业、学校的机会非常多,但一定要找对思路,回归农业本质,从具体的技术层面出发来做好乡村振兴工作。我们一定要转变思路来做事,例如可以实施“科普农业进小区”,给住户进行农业科普;在留住人才方面,可以通过农业景观来发挥农业的作用和优势,把农科人才留在农业领域。农大的教学、科技、人才等优势加上校友企业的资源和经验,可以在县域经济和乡村经济策划规划、施工管理和结算模块、田园综合体规划设计等方面加大合作力度,努力对接市场,用具体业务把农村一二三产业相融合,在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发挥农业的本质作用,在培养高端农科人才的同时留住人才,为国家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做出实实在在的贡献。

刘亚瑾(云南农业大学89级食品专业校友、昆明天天向上集团董事长、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企业联合会常务副会长):昆明天天向上集团旗下目前有5家农业企业,每天向60余万人供餐,集团目前一年的营收超过20亿,有30余位稳定骨干员工是母校的毕业生,我为此非常骄傲。集团于2019年5月在贵州黔南都匀市投资建立中央厨房,与当地政府合作开展服务乡村振兴工作,工作成效显著,但合作过程中,企业与当地政府在工作配合度上还有待提升。2021年建党节前夕,集团把无公害蔬菜销售到香港,市场反响很好,但也存在资金亏损等问题,因此企业在成本控制、物流配送等各方面工作都有改进提升的空间。

梁闳(云南农业大学86级果树专业校友、云南联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总经理):云南联益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目前以园林绿化为主。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我有以下四方面考虑:一是企业需要考虑种植模式、品种等与相关政策的适配性;二是考虑如何充分利用乡村环境优势打造经济增长点,打造“一村一特色”“一村一产业”;三是考虑如何留住人才,目前乡村振兴的人才储备是短板,农村和农业及相关产业留不住人才的问题比较突出;四是考虑企业如何有效参与服务乡村振兴和产业可持续发展,只有靠产业发展来支撑才能进一步推动乡村全面振兴。

胡幼棠[云南农业大学86级农学专业校友、富亿农(云南)商业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乡村振兴过程中,学校与各行业的校友企业应加强联系合作,学校在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去补齐弱项和短板,企业补齐资金去打通产业链,通过深度合作,为实现农业现代化作贡献。

张江尚(云南农业大学92级农经专业校友、玉溪共裕供应链科技社总经理):我通过研究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供应链收获了一些心得体会。在农业处于食材过剩、供大于求的市场环境下,企业应该主动思考该怎么做才符合当下的市场需求。在“菜篮子”迎来4.0版本时代,最重要的就是提高工业技术,技术的进步将对乡村振兴发挥重要作用。

查应洪(云南农业大学87级果树专业校友、红河群鑫石斛种植有限公司董事长):企业产业技术的发展离不开学校的人才培养、科研产出及其他企业的合作支持,希望校友企业之间、校友企业与母校之间能多多加强产学研合作,共同进步。

白明繁(云南农业大学99级经济学专业校友、云南育萃教育董事长):企业目前的主业是教育培训,几年来做到了零投诉零纠纷零法律诉讼。在国家提出乡村振兴战略的大背景下,我们企业近3年来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方面也做了一些尝试。目前企业建了一个占地82亩的农业活动基地,种植有十余种果树和六种蔬菜,今年准备在农业景观方面进行尝试。我愿意将企业的农业活动基地提供给学校和各校友企业开展活动,共同合作创建实践实训基地。
杨正安(云南农业大学园林园艺学院院长):云南是全国著名的水果和蔬菜产区,在保障本地供应的同时,70%以上的“云菜”调运出滇销往全国各地,但果蔬冷链运输是省内蔬菜产业发展一直以来的一个痛点。下一步学院考虑成立观赏果蔬研究团队,对于展示完后的果蔬如何处理销售,会积极对接相关校友企业寻求合作。
王艳伟(云南农业大学建筑工程学院院长):目前学院要找准发展定位,农大建工院背靠许多农科专业,这是其他高校建工院所不具有的突出优势。在乡村振兴大背景下,农大建工院要在乡村和城镇建设中发挥出专业优势,把项目引到课堂和实践教学中来,实施“学院项目化,项目学院化”。
洪树琼(云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可以与企业合作,针对企业需求实行“订单培养”,合作开展学生实习、实践、实训活动。学院目前有“耕读文化与乡村振兴研究”“农耕文明与文旅融合研究”两个团队,积极致力于在乡村振兴行动中多做贡献。
陈蕊(云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学校的人才培养要面向市场需求,因此我们要加强和深化与校友企业之间的合作,学院将按照校友需求清单积极提供支持和服务。
杜发春(云南农业大学新农村发展研究院专职副院长、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教授):目前云南省乡村振兴研究院与企业的合作态势良好,建议考虑在研究院下面成立产业运营中心。在服务乡村振兴工作中,我们要注意总结凝练云南农大经验,推行云农模式和样本,并突出工作特色化而非一刀切。
张吟松(云南农业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外语学院非常愿意与校友企业合作,共同发展进步,希望校友企业在需要外语人才时能想到母校的外语学院。
陆自强(云南农业大学校友会办公室主任):目前校友工作存在的问题是校友不知道学校能提供什么平台和服务,学校不清楚校友的具体需求,因此校友会办公室要进一步发挥好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提升为校友和学校服务的能力、水平与质量。
座谈会交流谈论之后,李永和校长作了总结讲话。他表示,校友和母校是一家人,关爱校友、服务校友、凝聚校友始终是母校的服务理念和价值追求。一直以来,广大校友心系母校,以各种方式为母校的建设发展献策献力,添砖加瓦。校友们在各自的领域建功立业,践行着母校对社会的承诺,为母校赢得了荣誉,增添了光彩,母校也将一如既往关心帮助广大校友发展,针对不同的需求提供支持和帮扶。我们要把校友工作做细做实,加强和深化校企合作,在全面支撑和服务乡村振兴行动中,从具有可行性和实操性的任务入手,把能做成的事一件件做好,做成具有农大特色的样板进行推广,宣传乡村振兴的农大经验,实现乡村振兴产业可持续发展。希望各位校友企业家与母校携手共进,实现校企共赢发展,为我省高质量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文图:常琳、高俨
来源:校友会办公室